钢结构住宅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广项目
钢结构住宅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广项目
新闻出处:美联钢品   2014-09-19 10:26:06

    各地重大钢结构工程的成功建设,说明我国的钢结构综合技术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的钢结构产业在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科研创新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起始之年,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及企业集团、钢结构企业都在进行调研、分析市场及未来发展趋势。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也正在研究有关战略性新型产业确定和规划目标,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强、国际竞争实力强大并可以占领更多市场的产业,将列入规划并给予支持、扶持政策。根据行业发展状况,海洋石油工程装备、钢结构住宅、钢结构桥梁等3个领域的发展应当引起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关注,如果受到重视和政策鼓励,完全可以实现产业倍增的目标。

    钢结构无论从世界范围来讲还是从中国来讲,都应该是建筑的发展方向。因为钢结构具有很多钢筋混凝土结构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已被公认为绿色环保型产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它具有自重轻、施工周期短、抗震、强扭性能好等特点,可应用于大跨高耸、重载,大跨度桥梁、展览馆、体育中心等。近两三年来,住宅钢结构的发展已成为业内的热点话题,莱钢、马钢热轧H型钢生产线的引进,给住宅钢结构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日本和欧美国家的土木工程、民用住宅,钢结构的比例已达到50%左右,而我国90%以上还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目前,我国钢结构制造业年产量达到600~700万吨,只占整个钢产量的3%左右,而发达国家占10%。按此比例计算,以我国去年钢材表观消费量达到2亿多吨为例,钢结构的年产量应达到2000万吨左右,可见钢结构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更是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2002年到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从43500亿增加至109870亿,年均增长26%;同期,建筑业总产值由18527亿元增加到40975亿元,年均增长22%,建筑业增加值由7005亿元增加到11653亿元,年均增长13.6%.2004~2006年,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定在5%~7%,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秦砖汉瓦”时期,主要是土木结构;第二阶段为目前市场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三个阶段就是钢结构。但钢结构住宅目前还没有在我国普及开来。

    钢结构住宅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结构构件尺寸小、工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同时钢结构又是可重复利用的绿色环保材料,因此钢结构住宅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广项目。随着国家禁用实心粘土砖和限制使用空心粘土砖的政策的推出,加快住宅产业化进程、积极推广钢结构住宅体系已迫在眉睫。但我国的钢结构住宅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这种体系在钢结构防火、梁柱节点做法、楼板形式、配套墙体材料、经济性及市场可接受程度上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