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承板建筑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之一,是一种节能环保型、能循环使用的建筑结构,符合发展省地节能建筑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在高层建筑、大型工厂、大跨度空间结构、交通能源工程、住宅建筑中更能发挥其自身优势。我国传统建筑均为混凝结构或砌筑结构。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钢产量长期偏低不得不限制用钢。近年来,虽然建设部对钢承板建筑开始重视,但毕竟传统的力量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教育系统在培养建筑人才方面,设施、施工法规滞后,现有建筑设计、施工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均不能适应建筑钢承板的发展。
钢承板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同时由于钢材料的匀质性和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还有,一些框架结构住宅抗震还不错。框架结构,就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灌成承重梁柱,组成骨架,再用空心砖或预制的加气混凝土等轻质板材作隔墙分户装配而成的住宅。这种结构是以梁和柱来承重,它的梁、柱还有楼板都是现浇而成的。房屋的结构可以随客户的意愿而改变。现浇的房子抗震度比较高,防水性比较好。目前,高层住宅的建筑结构主要采用这种方式。框架结构中,还有一种框剪结构住宅,又名框架-剪力墙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这种结构的住房在抗震性能上也有不错的表现。
各地重大钢承板工程的成功建设,说明我国的钢承板综合技术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的钢承板产业在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科研创新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起始之年,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及企业集团、钢承板企业都在进行调研、分析市场及未来发展趋势。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也正在研究有关战略性新型产业确定和规划目标,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强、国际竞争实力强大并可以占领更多市场的产业,将列入规划并给予支持、扶持政策。机遇也是挑战,我国钢承板产业能否上台阶、上规模,“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谈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建筑的缺陷时,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建筑需要人工操作,在现场湿式施工,施工时所产生的噪音、粉尘已严重危害职工的健康。更为重要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建筑材料可回收利用率极低,其在达到生命周期后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对子孙后代的不良影响等已引起许多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和普遍担忧。从长远来看,由于我国优质的铁矿石资源相对缺乏,作为现代化工业的粮食——钢铁,必将成为制约我国大踏步地向现代化迈进的瓶颈,而大量建设的钢承板建筑则是十分宝贵的优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