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钢承板综合技术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的钢承板综合技术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新闻出处:美联钢品   2014-08-15 09:35:53

    轻钢承板是相对于重钢承板而言,其类型有门式刚架、拱型波纹钢屋盖结构等,主要用于轻型的工业厂房棉花和粮食仓库、码头和保税区仓库、农产品、建材、家具等各类交易市场、体育场馆、展览厅及活动房屋、加层建筑等。用钢量一般30-40kg/㎡左右(不含钢筋用量)。全国每年新建轻钢房屋800万平方米、用钢约20万吨。

    我国目前是最大的建筑市场,平均每年房屋建筑建设约20亿平方米(2009年房屋施工面积达32亿平方米),其中钢承板约占2-3%,绝大多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混凝土结构,还有少量木结构、砖石结构及土坯房屋。近8亿平方米/年的城镇居民住宅亦如此。钢承板建筑在我国整个建筑行业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到5%,而发达国家已达50%以上,住宅钢承板的潜在发展空间非常大。

    世界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1996年,我国粗钢材产量为10124万吨,跃居世界第一;2005年达到35579万 吨;2006年达到42266万吨;2007年达到 48924万吨,2008年达到50031万吨,2009年达到56784万吨。我国钢产量的逐年增加,并且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已成为世界的产钢大 国。有资料显示,1997年~2007年,中国粗钢产量增长了3.49倍,平均年增长速度达到了16.2%。这一速度是德国的20倍,日本的11.6倍、 韩国的8.5倍、俄罗斯的4倍、意大利的2.2倍,是发达国家(日本、美国、德国和意大利)平均年增长速度的7倍;是世界平均年增长速度的3倍。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更是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2002年到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从43500亿增加至109870亿,年均增长26%;同期,建筑业总产值由18527亿元增加到40975亿元,年均增长22%,建筑业增加值由7005亿元增加到11653亿元,年均增长13.6%.2004~2006年,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定在5%~7%,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各地重大钢承板工程的成功建设,说明我国的钢承板综合技术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的钢承板产业在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科研创新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起始之年,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及企业集团、钢承板企业都在进行调研、分析市场及未来发展趋势。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也正在研究有关战略性新型产业确定和规划目标,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强、国际竞争实力强大并可以占领更多市场的产业,将列入规划并给予支持、扶持政策。机遇也是挑战,我国钢承板产业能否上台阶、上规模,“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