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构件,可以实行工厂化加工制作,减少了现场工作量,对周围环境污染少,同时,施工机械化程度高,还可以实现不同分项工程的立体交叉作业,加快了施工速度。根据统计,同样面积建筑物,钢结构比砼结构工期,可缩短三分之一,而且可节省支模材料。施工周期缩短,可以加快资金周转,也可以节省项目管理费、工资等支出。主体结构不同,基础的费用也不同。钢混与全混两种体系中,全混凝土结构基础造价高。而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虽然用钢量大,但混凝土用量减少了很多,使得结构自重显著减轻,根据比较,六层轻钢结构住宅的重量,仅相当于四层砖混结构住宅的重量。从而节省了基础造价。由于自重轻,外加钢材具有延性,能比较好的消耗地震带来的能量,所以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度高。在同样满足现行国家规范的前提下,可以相对节省更多的建造成本,这一点越是在高烈度地区体现得也就越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钢结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得到了迅猛发展,有影响的如北京工人体育馆、广州电视塔、北京气象桅杆、广州珠江大桥、十一届亚运会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罩棚等钢结构工程,在建筑造型和结构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从此,拉开了我国建筑钢结构迈向世界领先水平的序幕。建筑钢结构近年来在高度、跨度、长度、造型等方面发展很快。衡量建筑钢结构的技术水平,主要看跨度和高度。多年来,高层建筑、广播电视塔、体育场馆屋盖造型在世界各大城市不断地攀比竞争,在人类建筑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钢结构的应用范围亟需扩大。我国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占到90%以上,钢结构还不到5%,而日本等地震高发国家或地区的建筑中钢结构已占 38%,木结构占35%,混凝土结构只占20%左右。我国建筑钢结构还仅集中使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大空间公共建筑与工业建筑中,普通办公楼,学校、医 院建筑等多高层建筑应用钢结构的少;低层、多层及高层住宅中钢结构应用的少。我国每年竣工6亿平方米的城镇住宅建设,却只有5%采用钢结构。
在目前巨大的住宅市场中,钢结构为什么没有得到推广应用?这中间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可以借鉴网架结构和门式刚架结构在短 期内迅速发展成为建筑业中新兴专门行业的经验,也就是一定要走体系化的道路。要开发成套的钢结构住宅产品,使钢结构住宅的建造实现标准化、模数化;还要开 发新型的围护材料,使这些围护材料既适用于钢结构,又符合我国居住者的使用习惯,而且还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隔声、防潮、防渗性能,从而提高建筑的使用舒 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