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最早的桥梁有四川大渡河泸定桥,长127米,建于1705年,属铁索桥,距今约304年,新中国成立后修复过一次,现还在使用。新中国成立前由外国人建造的钢桥有:唐山运河铁路桥1906年建成,英国人设计,比利时人建造,为中国第一座现代铁路钢桥;天津金汤开启式钢桥也建于1906年,2005年整修后重新恢复开启功能;兰州中山大桥,建于1907年,长233米、宽7米,连续使用至今,2007年维修后改为人行桥,距今102年。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钢铁企业和钢铁制造业在积极的产业政策扶持下,将呈现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据初步统计,2011年的我国钢铁产量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水平,国内仍将是钢材、钢结构和钢铁制品消费的主要市场。随着绿色环保建筑理念的普及,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及-配套技术日趋成熟,钢结构建筑规模将有所提升,由于我国钢材价格、劳动力成本都远低于国际水平,势必对轻钢结构集成化住宅的研发、推广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由于钢结构具有结构牢固、造型美观、施工简便、可回收利用、造价相对较低的特点,在未来五年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仍将占据相当比重,随着城市功能的提升,土地资源紧缺,超高层住宅的普及,建筑钢结构市场仍将保持较大增长规模。国家加工基础设施建筑投入力度,建筑钢结构的运用将向能源、基础设施、高层住宅等领域倾斜,公路、铁路桥梁建设中钢结构比重将增加,城市地铁和轻轨工程、立交桥、高架桥等城市公共设施都将越来越多的采用钢结构。
适应建筑钢结构行业的快速发展,组织行业相关部门指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行业的国家标准,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强制性条款,淘汰落后施工工艺,提高新建工程的验收门槛,认真组织好技术标准、规范的修订和完善,提高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建立钢结构建筑设计方案的评审制度。从提高工程设计水平入手,对设计方案实行分级审查,既要确保工程功能、质量,又要合理节约钢材,在全行业内推广标准化、定型化工艺、确保建筑钢结构的安全稳定性能。建筑钢结构企业要严格执行行业规范、技术标准,通过教育和宣传,鼓励企业确保工程质量、重视企业信誉。对一些偷工减料、擅自修改工程设计、质量低劣的企业必须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