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钢板产业的发展是以钢铁产业的长足发展为依托的。自1996年我国钢及钢材产量双双过亿吨以后,每年均以超过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6年我国钢产量达到4.227亿吨,占全球钢产量的34%,比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总和还要多,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与此同时,钢铁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向供求平衡,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彩钢板产业技术政策,提出了从“节约钢材”转变成“合理利用钢材”、从“限制使用彩钢板”到“大力发展彩钢板”的政策转变。值得一提的是,经过钢铁企业近20多年的建设,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和技术革新、改造,基本上能够提供并满足彩钢板行业需要的钢材。从屈服强度Q235、Q345、Q390、Q420、Q460,板材厚度0.3毫米~250毫米的热轧H型钢腹板,到200毫米~1000毫米的镀锌、镀铝锌板及彩色涂层钢板、圆钢管及大型方矩型管,以及各种形状的冷弯型钢均是新近针对彩钢板工程建设需要研发出来的产品。这些新产品的及时推出,为我国彩钢板行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体来说,钢铁工业的发展为彩钢板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政府技术政策的转变为彩钢板行业发展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钢结构分为建筑彩钢板、桥梁彩钢板等,与目前建筑领域普遍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强度高、工程造价低、自重轻、施工周期短和可工厂化制作等优点,如此多优势得到广泛重视并迅速发展,从重大工程、标致性建筑使用彩钢板到彩钢板普遍使用,呈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兴旺景象。近年来,以网架和网壳为代表的空间结构继续大量发展,不仅用于民用建筑,而且用于工业厂房、机库、候机楼、体育馆、展览中心、大剧院、博物馆等。
轻彩钢板是相对于重彩钢板而言,其类型有门式刚架、拱型波纹钢屋盖结构等,主要用于轻型的工业厂房棉花和粮食仓库、码头和保税区仓库、农产品、建材、家具等各类交易市场、体育场馆、展览厅及活动房屋、加层建筑等。用钢量一般30-40kg/㎡左右(不含钢筋用量)。全国每年新建轻钢房屋800万平方米、用钢约20万吨。
砖汉瓦时代的土木结构,不耐火,寿命短,钢筋混凝土结构虽然成本较低,但体积笨重,工期较长。彩钢板则不同,占地面积小、防火、美观、可循环使用、抗震级数高,可以说是未来住宅结构的主流趋势。彩钢板的优势很多,也很突出。比如抗震性能好、较环保、易回收。另外,彩钢板所占体积小,彩钢板产品可实现工厂化生产,有效缩短建筑工期。造价成本方面,如果彩钢板产品运用到普通建筑体上,造价成本会比传统建材高出10%,但对于大型建筑来说,则成本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