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传统行业的崛起。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结构行业已经发展成一定规模,全国大大小小的钢结构企业已经超万家,小到“皮包”,大到“巨无霸”,什么样的钢结构公司都有,一同构筑了绚丽多彩的钢构画卷。与此同时,钢结构与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紧密,老百姓对钢结构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在生活感受的钢结构建筑带来的便利越来越多。钢铁用于建筑结构最早的应该是铁索桥,起源于中国。据历史记载,中国最早的铁索桥是陕西汉中攀河铁索桥,建于公元前206年西汉时期,距今约2200年历史。该桥经过了多次修复,于1951年毁坏。
各地重大钢结构工程的成功建设,说明我国的钢结构综合技术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的钢结构产业在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科研创新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起始之年,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及企业集团、钢结构企业都在进行调研、分析市场及未来发展趋势。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也正在研究有关战略性新型产业确定和规划目标,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强、国际竞争实力强大并可以占领更多市场的产业,将列入规划并给予支持、扶持政策。机遇也是挑战,我国钢结构产业能否上台阶、上规模,“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至关重要。
时下,住宅钢结构与房地产开发商的选择有很大联系关系。因为钢结构住宅造价相对稍高,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只顾面前利益,不综合考虑钢结构住宅造价实际不高,开发多选用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各地政府应高度正视钢结构住宅项目的开发,抓好钢结构住宅低层、多层和高层试点工程、样板工程、精品工程,以点带面进行积极的舆论宣传引导,逐步推进钢结构住宅工业化。在做好样板引导的同时,出台相应优惠的贷款、税收政策或补贴尺度,简化审批手续,鼓励和吸引房地产开发商把目光和资金投向钢结构住宅领域,让钢结构住宅“绿色建筑 ”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
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因此在高层建筑、大型工厂、大跨度空间结构、交通能源工程、住宅建筑中更能发挥钢结构的自身优势,四川汶川震后调查又一次说明了钢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近年来,钢结构在我国发展迅速,应用扩大、用量增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钢结构设计人员,设计软件和科研成果不断开发,修订了钢结构设计、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写技术规程、设计图集90多本,出版了大量钢结构专业教材,论文著作和应用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修订已经启动,钢材单设一章,钢材产品标准修订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