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钢铁产量的逐年提升,我国钢结构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鸟巢、深圳大运体育中心、上海环球中心、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具有代表性的钢结构建筑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然而,在钢结构建筑迅速发展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问题,如钢结构设计水平低、钢结构制作和施工受到工期制约、钢材价格与质量不稳定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钢结构建筑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在钢结构建筑快速发展的同时,设计难度越来越大。然而,目前我国设计院钢结构建筑设计整体水平不高,一些设计人员为追求更丰厚的经济利益,整天埋在办公室的图纸堆里,不深入制作和施工现场,对自己所设计的方案能否实施心中没底,其后果是给制作和施工带来极大困难,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一些设计院只做到了设计方案和初步设计的深度,就将施工图交给加工厂,加工厂由于没有相关计算软件,又将施工深化图设计任务转包出去,这些分包单位因对总体设计要求不明了,做出的深化图不符合原设计要求,因此造成严重的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欧阳超提出,提高钢结构设计水平是保证钢结构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应把提升钢结构建筑设计水平提到全行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上。
有些工程投资方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合理的工程工期,这给钢结构制作和施工企业带来了极大困难。如在15年前,工程投资方会给钢结构制作单位留有很长的准备工作时间,从选材一直到深化设计,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为打造优质工程打下了基础。而现在,图纸一来马上就要施工,几乎没有准备时间,给工程质量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引导工程投资方给钢结构建筑制作和施工企业一个合理的工期,这对我国钢结构建筑市场的健康和长远发展是有益的,尤其对于保证钢结构建筑的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建筑钢结构行业,主要指国内从事建筑钢结构制作、加工、安装的企业及附属产品生产企业,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建筑技术的广泛使用,这一行业得到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拥有规模不等的钢结构加工、制作企业1万多家,拥有一级钢结构专业资质的企业400余家。年加工能力在5万吨以上的大型钢结构企业已有39家,这些企业引领行业潮头,逐步向管理科学、注重质量、善于吸收和消化当今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在一些技术领域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从建筑钢结构行业构成看,以中冶、中建、宝冶等为代表的国有钢构企业,以原材料加工、总承包施工为主,重钢结构经验丰富,承接大型厂房、钢结构建筑居多,市场覆盖面较广。以巴特勒、美联等为代表的外资钢构企业,注重轻钢二次设计和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在工业厂房、展馆、超高层建筑等领域实力雄厚、有较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