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体系主要是由钢板、热轧型钢或冷加工成型的薄壁的型钢通过连接、制造、组装而成,在设计、制造和安装等技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掌握了各种复杂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在全国各地已经建造了许多规模巨大而且结构复杂的钢结构厂房、大跨度钢结构民用建筑及铁路桥梁等,我国的人民大会堂钢屋架,北京和上海等地的体育馆的钢网架,陕西秦始皇兵马佣陈列馆的三铰钢拱架和北京的鸟巢等。具有强度高、质量轻、材料均匀、塑性、韧性好、抗震性能优越、制造简单、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等等特点。
轻钢结构的楼面由冷弯薄壁型钢架或组合梁、楼面OSB结构板,支撑、连接件等组成。所用的材料是定向刨花板,水泥纤维板,以及胶合板。在这些轻质楼面上每平方米可承受316~365公斤的荷载。
钢结构建筑的多少,标志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达程度。进入2000年以后,我国国民经济显著增长,国力明显增强,钢产量成为世界大国,在建筑中提出了要“积极、合理地用钢”,从此甩掉了“限制用钢”的束缚,钢结构建筑在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增多。
特别是2008年前后,在奥运会的推动下,出现了钢结构建筑热潮,强劲的市场需求,推动钢结构建筑迅猛发展,建成了一大批钢结构场馆、机场、车站和高层建筑,其中,有的钢结构建筑在制作安装技术方面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如奥运会国家体育场等建筑。
我国目前钢材的质量和规格基本能满足建筑结构的要求,随着建筑钢结构的快速发展,建筑钢结构对钢材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层钢结构今后将大量需要高强度、高韧性、低屈强比、抗层状撕裂能力、高焊接性、耐火性等高性能钢材。对于冷弯钢材,需开发Q345以上的高强 冷弯钢以及厚度在6毫米~25毫米的厚壁冷弯型钢。钢材质量和规格的提高,高性能钢材的生产,必将有利于降低钢结构的成本,扩大其应用范围。从总体上讲, 我们应该将追求钢铁产品的数量转变为提高钢材产品的质量、优化产品的结构,创新钢材的品种,以适应建筑钢结构用钢的需求,同时也促使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