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以及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2013年钢材市场有较大的需求潜力。预计本年度钢材价格相比过去一年有所增长,但是钢铁企业的日子不一定好过。高成本和产能过剩仍然使钢铁行业处于微利的困难境地。
进入新的一年,产能过剩仍是钢铁行业最大的“心病”,它是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之一,也是导致中国钢铁企业低利润率的重要因素。如何才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痼疾,在各种矛盾和挑战中探索钢铁工业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在突围中做优做强,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钢铁工业本身具有高能耗、高污染、高的特点,如何去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话题。此外,十八大报告还提出收入倍增计划。钢铁行业处于微利状况下,如何让员工实现收入倍增,也对我们行业和企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钢铁行业在产业链上缺少议价能力,受上下游两头掣肘是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在钢价上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宏观经济形势稍有好转,矿石等原料价格就开始上涨。过剩的产能使钢铁产品在下游用户面前丧失议价权,无序的市场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钢材价格下行。行业发展过慢是国家的灾难,行业发展过快就是自己的灾难。现在钢铁行业已经尝到苦果。钢铁企业势必经受一场前所未有的“阵痛”,在市场竞争中完成优胜劣汰。
越是在困难时期越应该保持理性的头脑。从这些钢企“领军”人的话语中我们体会到,保持警醒,谨慎应对,正确认清当前形势以及行业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针对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把握钢材需求的变化并快速响应,恰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前提。在产能持续释放、价格低位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利润大幅下滑等重重考验下,2013年的市场仍然充满挑战。